有傳言說,美國在意大利米蘭逮捕了我國公民徐澤偉,指控其從事黑客活動,這又是怎么回事呢?
而在2日,美國司法部表示,美國逮捕了兩名中國公民,因為涉嫌從事間諜活動,想要策反海軍的情報人員。
根據(jù)傳言,美國這邊指控徐澤偉的理由是從事黑客活動,在2020年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正在研發(fā)的新冠疫苗進行了間諜活動。
但是徐澤偉壓根不知道,他表示他曾在2019到2020年間丟過一部手機,懷疑正是有人利用他當時的賬號信息進行了非法活動。
目前來說不知道情況如何,但是美國逮捕中國公民這件事情是真的,因為被拿來問外交部發(fā)言人了。
在2日的外交部例會上,記者提問,這兩名公民的事情,我國是什么看法,毛寧表示,不了解具體情況。
一貫的反對,是因為美西方這邊有著“一貫”的理論,就近幾年來,美西方就頻繁炒作“中國間諜論”。
在之前,同意是在意大利,美國逮捕了一個俄羅斯高管,指控其涉嫌“竊取”商業(yè)機密。
這個人是俄羅斯聯(lián)合發(fā)動機公司的高管,美國認為他是前俄外交部官員涉嫌用商業(yè)協(xié)議來竊取機密。
美國以后對于這種逮捕別國高管的事情可以說是輕車熟路,眾議院還批準了一項建議制裁35名俄羅斯公民的法案。
而為什么說是美西方呢?一是因為配合美國的行動,二是因為英國、德國也喜歡這樣做。
這其實就是媒體炒作出來的,為了讓政客從中獲利,外交大臣克萊弗利公布了對華外交政策,稱必須與中國“強有力且建設性地接觸”,拒絕將中國稱為“威脅”。
其實就是想要借題發(fā)揮,嘗試對華施壓和威脅,把“間諜案”當作自己的政治武器,以此來滿足自己的政治野心和私利。
想要制裁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,英國的許多行業(yè)都離不開我國,比如英國的汽車行業(yè)就以賴我國,一是零部件,二是因為電池。
還有就是英國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是需要我國,很明顯,與中國“脫鉤”不是英國發(fā)展的正確方向。
英國警方和德國檢方先后宣布逮捕3名德國人和1名德籍華人,他們均被指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。
這四人中其中一人曾是英國安全事務國務大臣圖根哈特創(chuàng)立的“中國研究小組”的總監(jiān)。
而德國的則被指控向我國提供了軍事技術情報,還有一名還是德國選擇黨的一名雇員。
這件事情鬧得比較大,我國外交部發(fā)言人汪文斌正告德國,放棄冷戰(zhàn)思維,“戒牒案”就是冷戰(zhàn)時期的糟粕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往往中歐關系在政治層面剛有所起色的時候,“中國間諜”的炒作就會冒出。
有專家分析認為,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因為為了平衡國內的矛盾,因為有著對華強硬的鷹派,二是因為和我國的貿易中,部門間的利益并不均衡,很有可能是內斗的外溢。
21日美國富國銀行高管茅晨月在最近幾周被禁止離開中國,九游會J9官方網(wǎng)站我國的回應是,這人涉嫌刑事案件,依據(jù)我國的法律法規(guī)被限制出境。
不過,我們也有自己的封堵,這只是一起司法案件,和所謂的“間諜”無關,并且表示歡迎各國人士來華旅游、經(jīng)商。
美國富國銀行雖然現(xiàn)在的情況不是很好,但是也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。
茅晨月是富國銀行中美跨境保理業(yè)務的領導之一,光是上半年經(jīng)手的融資額就超過17億美元。
在跨境金融圈也是有著重要地位,限制它也可以說是切斷了中美跨境金融的一個關鍵點,這對于我國企業(yè)的合法利益是沒有影響的。
富國銀行本身也是劣跡斑斑,各種丑聞不斷,曾經(jīng)還鬧出過存戶資金丟失的時間,一個銀行,存戶卻取不出錢,這是十分致命的失誤。
可以說我國拿這件事情告訴美西方,司法的事情就是司法的事情,“中國間諜論”這種將司法和政治混淆的行為是不可取的。
環(huán)球網(wǎng)《英德同時爆出“中國間諜”案件,中方:敦促有關方面停止惡意詆毀!》